盜汗|中醫
盜汗是指入睡後汗出異常,醒後汗泄即止的現象。“盜”有偷盜的意思,形容每當人們入睡時,汗液像盜賊一樣偷偷地泄出來。雖不是大病,但也會造成一定困擾,甚至影響睡眠。不少人偶爾也會看一下中醫的資訊,看到一句”陽虛者自汗,陰虛者盜汗“,便自行進食補藥,但盜汗情況不減反增。這裏就談談盜汗的成因。
陰虛盜汗:
陰虛的確是引起盜汗的一大原因。陰虛陽亢生內熱,入睡時衛陽由表入裏,肌表不固,內熱加重,蒸津外泄而盜汗。症見五心煩熱、午後潮熱,失眠、口乾舌燥,舌紅少苔,脈細數。治法宜滋陰清熱止汗。
陽虛盜汗:
汗為心之液,心主血屬營,勞心則耗心血,血不足則氣虛,氣虛則陽氣衰敗,心液不藏而汗出;肺主皮毛,肺主氣屬衛,肺與皮毛相表裏,肺氣不足,表衛不固,腠理開泄而致盜汗。症見汗出清晰,面色不華、四肢不溫、心悸、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口不渴或喜熱飲,或者平素易感冒,舌淡、苔薄白,脈細或濡緩。治法宜補中益氣、溫補心陽、益氣固表。
痰濕盜汗:
痰濁阻礙衛氣內入,入睡後衛氣益虛,衛外失固,津液走泄,故而入睡汗出。症見汗出以胸背部居多,平素多痰,舌苔滑膩,脈弦滑。治法宜健脾化痰。
濕熱盜汗:
情志不舒,肝氣鬱結,肝火偏旺,或者素體濕熱偏盛,導致邪熱鬱蒸,津液外泄。症見汗液易粘或衣服黃染,煩躁,口乾口苦,小便色黃,舌苔黃,脈弦數。治法宜清肝瀉熱,化濕和營衛。
瘀血盜汗:
血汗同源,瘀血久停,鬱而化火,瘀血阻礙津液輸布,停滯不行,火熱鬱蒸,津液外泄。瘀血盜汗多見於頭頸部,可見頭痛、頭暈、頭頂發熱,舌質有瘀點,脈象弦或澀。治法宜活血化瘀。
以後遇到盜汗這個情況,切記留意平素身體狀況,以及其他兼有的症狀,別以爲一定就是陰虛了!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