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吳秉儒醫師

從清熱補氣湯看甘補除大熱




方劑|中醫


甘溫除熱源自於《脾胃論》等溫補派思想,藥用味甘性溫的藥物治療氣虛發熱、血虛發熱等較複雜病機。熱證的表現多以有清熱解毒等寒涼藥物治療,若多用而失效者,須考慮其根本病因,今日將介紹以補氣溫陽的方法治療熱病,切忌妄用苦寒藥物過傷陽氣。清熱補氣湯源於薛己的《口齒類要》,他的學術流派屬於易水學派,強調以脾胃為本,兼及先天之精氣。


清熱補氣湯原文「治中氣虛熱,口舌如無皮狀,或發熱作渴。」組成如下:「人參,白朮,茯苓,酒當歸,炒芍藥,升麻,五味子,麥門冬,玄參,炙甘草」方藥組成如補中益氣湯加上升麻、麥冬、玄參等清熱潤燥的藥物以甘寒清熱而非一味的苦寒清熱避免傷及脾胃。從原本可見主治素有中氣虧虛,兼有熱象及陰虛,臨床上也常見這一種症候,由於城市人好食辛辣煎炸及熬夜睡眠不足等,加上因錯誤治療後或亂服涼茶、清熱解毒的成藥致脾胃虛弱,所以這種體質的病人在也是常見的。


現分享一例漢方大家矢數道明治療舌皸裂刺痛。女,76歲,舌面粗糙、細微網狀裂紋1年,不能食咸辣等刺激性的食物,會誘發刺痛。舌無苔,說話困難,平素腸胃弱,消瘦,面色蒼白,食欲差,常頭昏,脈弱無力。服上方一個月後體力改善,但仍有刺痛,再服3月後刺痛消。由於此方大多是補益藥物,可長期服用改善體質。


#方劑 #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