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林詩婷醫師

帶狀皰疹中醫理論


帶狀皰疹|中醫


隨著現今社會節奏加快和各方面壓力增大,以及人口老齡化,帶狀疱疹發病率有上升的趨勢。

帶狀疱疹為臨床常見的皮膚病,可發於任何年齡,以中老年人居多。此病是由於感染病毒而引起的一種急性疱疹性皮膚病。可發生於任何部位,患者多出現一種蛇狀的紅疹及帶有水泡。


此病與「水痘」是由同一種病毒引起的疾病,患過水痘的人病毒會潛伏於神經元中,日後隨時會再活躍而引發帶狀疱疹。此病毒常沿一定的神經部位分布,去到其所連接的皮膚表面而形成紅疹,多見於腰部及胸脅。


在中醫學文獻中,有關帶狀皰疹的相關闡述有大量的記載,僅病名就有十餘種,如纏腰火丹、火帶瘡、蜘蛛瘡、蛇串瘡等,並詳略不等地闡述了相關的病因病機病症治療。



引發帶狀皰疹的病因病機,跟據歷代文獻記載,大致由濕、熱、火、毒四個字。

而現代醫家中,皮外科名家趙炳南概括將帶狀皰疹認為本病多因情志不遂,飲食失調,以致脾失健運, 濕濁內停, 鬱而化熱, 濕熱搏結, 兼感毒邪,以致濕熱蘊積肌膚而發病,後期又因餘毒未盡,氣滯血瘀,以致皮疹消退後局部疼痛不止。


針對此病發病主要病因病機,歷代醫家對於此病的內治法大致有三個方面:

1. 清利濕熱,解毒止痛

對於情志不遂,氣鬱化火,火毒外溢於皮膚而發的患者,多見局部皮損鮮紅,疱壁緊張,灼熱刺痛。自覺口苦咽乾,煩燥抽田大便乾或不爽,舌紅苔薄黃或黃厚,脈弦滑等臨床表現。治法可以以清利濕熱,解毒止痛為主,予龍膽瀉肝湯加減,


2. 健脾利濕,佐以解毒

對於飲食不節, 脾虛濕蘊而化熱, 濕熱互相搏結於氣血, 外發於肌膚的患者,皮損強見顏色較淡,疱壁鬆弛,疼痛略輕,口不渴或渴而不欲飲,不思飲食,食後腹脹,大便時溏,舌淡體胖,苔白厚或白膩,脈沉緩或滑等臨床症候,治法則以健脾利濕,佐以清熱,可予除濕胃苓湯加減,可加板藍根、生甘草清熱解毒;延胡索活血行氣止痛。


3.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對於年老體弱,氣血虧虛,餘毒未清或邪氣亢盛,經絡阻遏,氣血瘀滯邪令到皮疹消退後仍然局部疼痛不止,舌質暗,苔白,脹弦細的患者,治法則以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為主,對於此類型患者,皮外科名家趙炳南自擬活血散瘀湯,方中以雞血藤、鬼箭羽、紅花、桃仁活血化瘀;延胡索、川楝子行氣止痛;木香、陳皮、全絲瓜行氣逍絡;忍冬藤清解餘毒。


#帶狀皰疹 #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