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中醫
升陽散火湯見於李東垣的《內外傷辨惑論》:「治男子婦人四肢發困熱,肌熱,筋骨間熱,表熱如火,燎於肌膚,捫之烙手。夫四肢屬脾,脾者土也,熱伏地中,此病多因血虛而得之。又有胃虛過食冷物,郁遏陽氣於脾土之中,並宜服之」。在《蘭室秘藏》和《東垣試效方》兩書中更名為柴胡升麻湯。升陽散火湯是李東垣治療「陰火」之證的經典方。
升陽散火湯証的病因病機為勞倦過度、飲食不節、起居不時、七情內傷或久病失治,導致脾胃虛弱。脾胃為元氣之根本,是氣機升降之樞紐。脾胃氣虛,則元氣不足,形氣衰少,谷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水穀精微留而不行,運化無力,清陽不升濁陰不降,氣機升降失常,積滯阻滯氣機,日久鬱而化熱。陰火與元氣是對立統一的,陰火的存生取決於元氣,而元氣盛衰與脾胃有很大關係,李東垣指出「火與元氣不兩立一勝則一負」,只要元氣充足,則陰火不生。《醫方集解》對源於脾胃氣虛所致的火見解為:「脾主四肢,四肢熱即五心煩熱也,火性上行,若郁而不達,則反以銷爍真陰,而肌膚筋骨皆為之熱也,若飲食填塞至陰,則清陽不得上行,故不能傳化也。經曰,火鬱發之,至陰脾也」,故陰火內生,可見四肢發熱、肌熱、熱如火燎於肌膚、困倦等臨床表現。
由於本病因脾胃內傷所起,患者多伴有脾胃虛弱,不宜使用大量苦寒藥物清熱瀉火,《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有「火鬱發之」之說,故治療上重在升陽以散火。由於脾胃虛弱,故在強調升舉脾胃清陽之外,亦需重視顧護脾胃正氣,攻補兼施,標本兼治,補脾胃、升清陽、瀉陰火並行。針對脾胃虛弱,運用甘溫補虛除熱之法,針對鬱熱內發的病機,運用升陽散火之法。
本方有生脾胃陽氣散中焦鬱火的作用,組方思路可分為兩部分,一方面為補脾土、生氣血,用人參、白芍、生甘草、炙甘草,培補元氣;另一方面為升清陽、散鬱火,用升麻、葛根、柴胡、羌活、防風、獨活,此類風藥助陽氣之升浮,解陽氣之鬱滯。
柴胡、升麻、葛根、羌活、獨活這類味薄氣輕,上行升散的藥物,寓「火鬱發之」。清代醫家汪昂認為此方中柴胡為君,以發少陽之火;升麻、葛根發陽明之火,羌活、防風散太陽之火,獨活發散少陰之火﹐均為臣藥,味薄氣輕上行之藥,能升舉陽氣,使三焦暢遂,使火邪皆消散。
人參、炙甘草甘溫益氣補中焦,生甘草瀉脾之鬱火,防止風藥升散太過耗傷正氣;白芍酸以斂陰,佐使為用,與風藥相伍,散中有收。三藥合用,益氣補中,酸甘化陰,且無燥熱之弊。
現代人飲食不節,喜好生冷寒涼或辛辣食物,易損傷脾胃,再加上工作壓力,作息失調,睡眠不足,造成精血內耗,陰火內生,因而導致此類陽氣鬱滯化火的疾病。故在治療上,脾胃氣虛為根本病因,抓住脾胃虛弱而生鬱火這一疾病的實質,是十分重要的。臨床除了應用在發熱症上外,對於一些脾胃虛弱而內生鬱火的症狀,如口腔潰瘍、咽炎、頭暈頭痛等亦有療效。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