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與輔助生殖技術(二)
- 黃燕麗醫師
- Jun 29, 2021
- 2 min read

不孕|中醫
上篇提到中醫針對輔助生殖的各個環節,分階段配合,提高IVF-ET成功率。
那麼在移植術前,中醫究竟扮演著甚麼角色呢?
助孕前:改善體質,為助孕創造條件
移植術前以調理體質爲主,良好的體質和生殖内環境,是IVF-ET成功的重要條件之一。術前2-4個月,可通過中醫四診確定患者的體質和月經情況,通過辨證論治的調整過程,審病求因,辨本溯元,改善患者的月經和體質狀況,為下一步進行IVF-ET提供比較合適的生殖内環境。
不孕的發生大致可歸納於以下幾個因素︰卵子質量差、子宮內膜容受性差、盆腔炎性因素、免疫因素及情志因素。今篇主要講解卵子質量方面的問題。
中醫學認為腎藏精,為生殖之本,卵子的生長發育與腎的功能密切相關。腎精為卵子的物質基礎,腎陽的溫煦,天癸的滋養是卵子生長的必要條件。不孕症患者促排卵時卵泡數量少,空泡多,移植時內膜薄,多與腎的陰、陽不足,腎精虧虛有關。
治法︰溫腎填精,調補氣血
方藥︰毓麟珠加味 出自《景岳全書》
組成︰人參60克 白朮(土炒)60克 茯苓60克
芍藥(酒炒)60克 川芎30克 甘草(炙)30克 當歸120克 熟地蒸(搗)120克 菟絲子(製)120克 杜仲(酒炒)60克
鹿角霜60克 川椒30克
上藥為末,煉蜜丸,彈子大。每服1-2丸,空腹時用酒或白湯送下。或為小丸吞服亦可。
*如有疑問,請向你的註冊中醫查詢詳情。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