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六淫」病因與調攝(五):濕淫

  • 劉凱儉醫師
  • Jan 30
  • 2 min read



科普|中醫


今期文章主要論述濕淫特點與相應的調攝。

 

濕淫特點:

(一)濕為陰邪,阻遏氣機,損傷陽氣

濕為陰邪,可阻遏氣機致使其運行阻滯,因而升降失常。根據所困部位不同,如肌表經絡、上焦、中焦等,可表現為不同的症狀,如身重、胸悶、脘痞等。

濕邪侵襲機體,可以損傷全身的陽氣,但以損傷脾陽為甚。脾主運化水濕,脾陽損傷後常見泄瀉或者是水腫等症。

(二)濕性重濁

濕淫為病,「重」指其症狀有沉重的表現,常表現為頭身困重。「濁」指其症狀有穢濁的表現,常表現為大便、白帶、眼眵等分泌排泄物的黏稠穢濁不清。

(三)濕性黏滯

濕淫為病,表現黏膩停滯,指各種分泌排泄物排出不暢、又指病程傳變慢卻纏綿難愈。例如淋證(大致等於西醫的尿道感染)常有小便排泄不暢、餘瀝未盡之感。

(四)濕性趨下

俗謂「水往低處流」,濕淫為病亦有此等趨向。常見於腰及以下的病變,如腰痛、下肢水腫等等。

 

要避免感受濕邪而致病,日常生活中可以注意以下事項:

避免淋雨涉水。汗出多時避風。少吃肥甘厚味食物。天氣潮濕或天雨時開抽濕機。適度運動。 

濕邪致病時,若症狀表現在腰以上者,可以適度運動致微微汗出使濕從汗解。若症狀表現在腰以下者,可以適度飲茶或苡薏仁水以利尿使濕從小便而去。

 

溫馨提示:如有任何疑問,請向中醫師諮詢。


 #科普 #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Comentarios


© 2024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 版權所有

    • Instagram
    • Facebook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