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何中醫師總愛強調忌生冷?
養生|中醫 相信曾向中醫求診的讀者都會有以下的經驗,中醫師總愛囑咐患者飲食要忌生冷。這不禁令人懷疑,難道醫師們都是聖人,面對魚生、刺身、雪糕等美食當前,都能紋風不動嗎?非也 。常言道:「食色性也。」醫師脫下白袍後,也只是一個普通人,也會有享受美食的慾望,但重點是要懂得掌握分...
賴希浚醫師
Mar 30, 2020


大便通暢保健法
養生|中醫 香港人常因工作壓力或飲食而引起便秘或排便不暢等問題。如果大便經常秘結不暢,體內代謝不斷產生毒素,逐漸使機體發生慢性中毒而出現衰老,產生或誘發多種疾病,如頭痛、牙痛、肛門病、冠心病、高血壓、腦血管意外、腸癌等。其實中醫養生對保持大便通暢極為重視。漢代王充在《論衡》...
葉健棠醫師
Mar 30, 2020


春「困」與春季養生
養生|中醫 大家有沒有發覺今年春天日子特別難過?全球疫情肆虐,遑論港人最愛的復活節連假不能外遊,就連在港外出飲食消費也大大減少,整天困在家中如同坐監,每天新聞多是負面消息,不但心情難過,日子也格外難捱!有沒有想像過,如果這次疫情發生在初秋,大爆發發生在11、12月,鬱悶感或...
黃冠儒醫師
Mar 30, 2020


從頭到腳保暖病不侵
養生|中醫 春去秋來,一年將逝,寒冬漸至,根据中醫”未病先防”原則,應為防寒作好準傋。 頭頸暖: 傳統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寒邪侵襲,易傷陽氣,寒性收引,血氣凝滯,經氣不通,脈絡瘀阻,發為頭痛,甚則因腦血管收縮痙攣,使血壓驟然升高,容易形成出血性中風。另脖子受涼,會導致肩...
呂日持醫師
Jan 30, 2020


食蛇知乎
養生|中醫 天氣轉冷,”蛇王”一間一間地活躍起來。 食蛇是香港的特色美食之一,外國人”驚”而遠之。 大家都說:秋風起,三蛇肥。秋冬來至,就是食蛇補身的好時節。 食蛇補的是什麼?補肺?補腎?補氣?補血? 蛇食用的部分,包括蛇肉、蛇皮、蛇骨、蛇膽。...
梁希敏醫師
Dec 30, 2019


谷類養生
養生|中醫 臘八節是指農曆臘月 (十二月) 初八。臘八節是人們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節日, 因相傳這一天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並創立佛教的日子, 故又被稱為 "佛成道節"。臘八節, 最有名的就是吃臘八粥。 臘八粥又稱 "大家飯" 和...
蘇愛巧醫師
Dec 30, 2019


見便知病食療簡介
養生|中醫 1.荔枝乾、山藥粥 荔枝乾、山藥煲粥,有生津養血,健脾止瀉的功效。多用以治療糞便稀爛不成形,或老人經常天亮前腹瀉,大便清稀。 荔枝乾色暗褐,吃起來清甜柔韌,內含萄葡糖、蔗糖、蛋白質、脂肪及多種維生素A、B、C、及氨基酸,還包含其他豐富礦物質。中醫學認為,荔枝乾味...
呂日持醫師
Nov 29, 2019


秋冬養生
養生|中醫 秋冬臨近﹐即使白天陽光普照﹐亦可感受到空氣中那股隱隱的寒意。但這正正是一年之中最適宜進補的時節﹐相信大家都知道秋季天氣乾燥﹐而中醫認為燥邪亦最易傷肺﹐因此我們應該在秋季時多進食一些滋潤肺部的食物﹐在中醫當中與肺相對應的顏色為白色﹐因此秋季我們應該多吃一些白色的食...
李孔熙醫師
Nov 29, 2019


外出活動 防備中暑
養生|中醫 近日香港許多市民外出活動,由早到晚,時間甚長。有些人會煲涼茶飲。 除了涼茶、擋太陽、多飲水之外。還有什麼消暑良方? -刮痧 台灣流行「頸三條」刮痧的方法。頸三條指,由頸中到背中、由左頸到左肩、由右頸到右肩,這三個位置。 刮的方向順序需要從上往下、從中往旁。...
梁希敏醫師
Aug 30, 2019


舒緩眼部疲勞選穴
養生|中醫 隨著科技資訊發達,許多身邊事物都電子化,這使眼睛更容易做成疲勞,甚至提早退化。現介紹四個穴位來舒緩眼部疲勞。 分別是睛明、魚腰、四白及太沖。各穴定位如下: 睛明:在內眼角稍上方凹陷處。 魚腰:在瞳孔正上方,眉毛的位置。 四白:在瞳孔正下方,眼眶骨下面的凹陷處。...
彭志强醫師
Jul 30,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