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生的印度奶茶
養生|中醫 中醫師經常叮囑病人忌進食奶製品,相信這個叮囑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個折磨,因為奶茶是香港市民最愛的飲品之一。 2019年7月一個健康生活資訊網站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超過55%的香港市民在茶餐廳最常點的飲品是港式奶茶,平均每星期飲2.1杯。中醫相信奶製品中的牛奶性質偏寒...
莫月園醫師
Dec 30, 2023


6個中醫冬季保健養生妙招
養生|中醫 冬季寒冷濕寒之氣易侵襲人體,使人體免疫力下降,易發生各種疾病。遵循以下六項易學易行的養生法則,能有效增強我們的身體抵抗力,減少冬季疾病的發生,使我們全家老幼皆受益。 艾灸: 艾灸是中醫外治法之一,運用艾條對身體某些特定穴位施灸,可達到和氣血、養護臟腑、提升免疫力...
方樹堅醫師
Nov 29, 2023


秋天總是易倦、渴睡?-- 中醫淺談如何應對「秋乏」
養生|中醫 自立秋之後,氣候漸趨涼爽,人們身體很容易出現一種說不出來的疲倦感,導致經常大家早上不願起床、白天上班上學不能提起精神,這種症狀為之「秋乏」。 這是因為在中醫角度上,暑為陽邪,其性升散,最易耗氣傷精,漫長的暑期會帶給人體超常的消耗。而秋季適宜的溫度,使人體在秋季得...
方樹堅醫師
Sep 29, 2023


夏季水果功效(二)
養生|中醫 山竹 山竹性質寒涼、味酸甜,具有降燥下火、清熱解毒、利咽喉、清降肺熱等效果,體質偏燥熱人士適量吃能清熱降火,適合容易長粉刺、口腔潰瘍、皮膚生瘡、熱咳、喉嚨痛的人士。 由於山竹性質比較寒涼,體質偏寒,容易手足冰冷、體弱多病人士不宜食用。而體質平和人士亦不應大量食用...
陳憶敏醫師
Aug 31, 2023


秋季食療
養生|中醫 上次跟大家探討完夏季食療,今次和大家研究下秋天食療。 秋天一開始的時候,或會帶著暑氣,有說如果「立秋」當天未見下雨,未來24日都會十分炎熱,也都稱之為「秋老虎」,故除了滋陰潤肺的食物之外,也可以跟據天氣的炎熱程度,食用或飲一些清暑濕、潤秋燥的湯水,如綠豆沙或冬瓜...
吳裕斌醫師
Jul 30, 2023


夏季食療
養生|中醫 夏天,香港人除了面對炎熱之外,還需要面對濕氣高的日子。我地成日都聽見飲涼茶清熱消暑下火,但除左涼茶外,平日進食又有沒有甚麼食物湯水可以幫助到呢。今日就和大家研究一下夏季食療。 中醫講求不時不食,冬天食菜,夏天食瓜。大部分瓜都有清熱消暑生津的作用,例如清涼一點的有...
吳裕斌醫師
May 30, 2023


順四時養身體,祛病又延年
養生|中醫 所謂順四時,就是通過人體內部的調節使之與外界自然環境的變化相適應,從而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如果外界自然環境發生反常的變化,而人體的調節功能又不能適應時,人體內外環境的相對平衡即遭到破壞而產生疾病。 春季著重開發陽氣...
吳承凭醫師
Mar 30, 2023


冬日養生小貼士
養生|中醫 近日天氣轉冷,寒流襲港,加上陰雨綿綿。濕凍的環境,氣溫甚至一度低於十度,因此門診感冒咳嗽病人亦愈來愈多。天氣反覆無常,偶爾早上十一度,中午十八至二十度,一般病人不太留意天氣轉變,容易受寒。 建議一:多留意天文台資訊或天氣報告...
張裕源醫師
Jan 30, 2023


忘記呼吸
養生|中醫 這不是什麼流行曲的曲名,而是真實病人自述症狀。你有曾經遇過嗎? “當專注工作時,會感到呼吸停頓,要自行大力倒抽一口氣,就像自己忘記了呼吸了一樣。” 近半年以來,多了病人跟醫師表達這個情況。那這是什麼問題了 當情緒緊張時,肌肉會過度緊繃,呼吸會跟著發生變化。我們往...
梁希敏醫師
Oct 30, 2022


下肢保健養生法
養生|中醫 香港人工作繁忙,尤其是服務性行業多,需要站立行走的時間長,因此下肢的痛症等疾病發生情況特別多,如膝關節退行性病變、下肢靜脈曲張、足跟痛等。這類疾病影響日常生活,治療時間長,恢復慢,所以懂得如何預防保健佔有重要的位置。...
葉健棠醫師
May 30,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