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脫髮食療
脫髮|中醫 新陳代謝使人每天都有一定數量的頭髮脫落,這是正常的脫髮。但飲食不節、熬夜、壓力大、不良習慣等會導致脫髮突然增多,這便是病理性脫髮。 中醫認為「腎藏精,肝藏血,精血互生,血盛則髮榮,血衰則髮枯」,若肝腎虧虛,精血不足,便可導致毛髮的脫落。 湯水食療: 1.心肝血虛...
高白蘭醫師
Oct 30, 2018


為何秋天總易咳?
食療|中醫 秋天是四季內最為乾燥的季節,中醫認為外感致病元素其中之一就是燥邪。燥邪侵襲人體,多首先犯肺,而肺病最主要表現就是咳,所以秋天最易使人咳。 燥邪侵襲人體後,最初會以乾為主要表現,如口乾、咽乾、鼻乾等。如沒及時處理好,便會繼而出現乾咳少痰,痰黏不利,皮膚乾燥,大便秘...
彭志强醫師
Sep 29, 2018


慢性前列腺炎食療方
慢性前列腺炎|中醫 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狀輕重不一,輕者可無症狀。但大多數患者可見到會陰部或直腸有疼痛或不適感。疼痛可放射至腰骶部或恥骨、睪丸、腹股溝等處,可有排尿不適、排尿灼熱感、尿道口常有乳白色分泌物等癥狀。 對于前列腺炎的飲食治療,一般食療的大方向主要是清解濕熱毒,而慢性...
鄭文超醫師
Sep 29, 2018


日本漢方醫與食療淺談
食療|中醫 日本稱中醫為漢方醫,起源追溯至隋唐時期。當時日本與中國交流,隨之仿效唐朝典章制度,開始施行「大寶律令」。其「醫疾令」中,將中國漢代至六朝醫書《脈經》、《甲乙經》、《本草經集注》、《小品方》、《集驗方》、《素問》、《針經》等指定為醫學教科書。...
梁希敏醫師
Aug 30, 2018

胃病食療
胃病|中醫 上次跟大家分享過一些胃病相關的飲食宜忌,今次會談及一些胃病的食療。 食療跟處方中藥治病一樣,雖然針對病種施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明確的辨證施食。「辨證」是中醫治病的一大特色,是「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的核心和實踐方法。跟人有不同體質一樣,疾病本身也有不同的性質,而...
黃冠儒醫師
Jul 30, 2018


急性前列腺炎之食療
急性前列腺炎|中醫 急性前列腺炎時,患者可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淋瀝不盡、終末血尿,會陰部墜脹疼痛,並可向陰部、腰骶部或大腿放射,可出現高熱、寒戰、頭痛、全身疼痛、神疲乏力、食欲不振等癥狀。古時稱為精濁、勞淋、白淫或白濁。...
鄭文超醫師
Jul 30, 2018


花茶的十二金釵 (上)
食療|中醫 金陵十二釵是指《紅樓夢》中的十二位重頭女性人物代表,包括林黛玉、薛寶釵、賈元春、賈探春、史湘雲、妙玉、賈迎春、賈惜春、王熙鳳、賈巧姐、李紈和秦可卿,她們各個模樣和性格都大不相同,各有特點,而花草茶就像茶中仙女,在這些茶中仙女當中,也有十二種花草在花茶界中特別有代...
邱筱雅醫師
Jun 29, 2018


廚房也是個迷你中藥房
食療|中醫 提起中醫中藥,大家不期然的回想起小時候到藥材鋪,剛進門就聞到撲鼻而來的草藥藥材味道。有些人覺得是“藥材香”,提起鼻子多聞幾下,有些則認為是“藥材臭”,巴不得捂鼻轉身就走。這種混雜又獨特的味道來自於不同辛香味的中藥材,其實中醫很多藥材是藥食同源,更有不少是常用煮食...
余詠鈺醫師
Apr 29, 2018


輕輕鬆鬆到夏天
養生|中醫 初夏是夏季的第一個月,農曆四月,氣溫雖然開始回暖,但一陣大雨,一陣日曬,上蒸下濕,濕氣與熱邪相互結合,天氣還是忽冷忽熱,仍需要多加注意保暖,俗語所謂:「未食五月糉,寒衣不入櫳」,如果初夏準備不足,步入夏天時,暑溫挾濕,身體難免容易不適,例如胸悶身重、口乾苦不欲食...
邱筱雅醫師
Apr 29, 2018


袪濕湯水點樣揀?
食療|中醫 坊間有不少寫著“袪濕”字眼的湯水,但很少人會注意到湯水的屬性,又是否適合自己的體質。在日常診症,亦遇不少病人經常煲錯湯水,認為自己有點濕熱,就經常煲清熱袪濕的湯水。輕則毫無效果,重則越飲越濕,越飲越水腫。這到底原因為何?...
彭志强醫師
Mar 30,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