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興穴-陽陵泉
穴位 |中醫 這次給大家介紹的是一個常用的保健穴位,它不僅可以舒緩痛症,還可以調節情志,被古代醫家形容為人體上的“高興穴”,它就是陽陵泉。 陽陵泉穴位於小腿外側,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中。由於膝蓋外側屬陽,而腓骨小頭形狀如同一個丘陵,在這個丘陵前下方凹陷處,經氣像流水一樣流進深...
莫月園醫師
Dec 30, 2024


足三里的臨床運用
穴位|中醫 足三里是大家熟知的一個穴位,屬足陽明胃經的合穴。合為百川匯合入海,經氣充盛,在此匯入臟腑。定位:小腿前外側,當犢鼻穴(屈膝,膝部髕骨與髕韌帶外側凹陷中)下三寸,脛骨前嵴下緣,外一橫指處。 自古以來,足三里都為強壯要穴。但古人亦都有教訓,平常人于三十歲前最好不要過...
許慧玲醫師
Jun 29, 2020


穴位按摩解決手腳冰冷
穴位|中醫 相信很多人都有手腳冰冷的問題,特別是女性居多,即使炎炎夏日,許多人的手腳都是涼的。 中醫認為,手腳冰涼與人體的氣血有關,屬於陽虛的範疇。想要治療四肢厥冷,就必須得改善衛氣不足,氣血運行不暢的症狀,而陽池穴則可幫助解決此問題。...
蘇愛巧醫師
Jun 29, 2019


知多一點點...穴位按摩...
穴位|中醫 人體身上有不同的穴位,每天按揉5-10分鐘,有酸脹感為宜,可以舒緩不同的疾病。 1.頭痛 穴位:太陽 位置: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後約一橫指的凹陷處 功用:偏正頭痛,高血壓頭痛,血管性頭痛 穴位:率谷 位置:頭部耳尖直上入髮際一寸五分處 ...
蔡偉明醫師
Jul 30, 2017


失眠穴位按摩
失眠|中醫 何謂失眠 失眠,屬中醫學中的“不寐”,是由於陽不入陰,心神失養而引起的 不寐診斷標準 以經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為特徵,例如睡眠時間及深度的不足,醒後不能消除疲勞、恢復體力。 不寐病情輕重不一,輕者入睡困難,或睡而不酣,時睡時醒,或醒後不能再睡,重者徹夜不眠。...
邱筱雅醫師
Jun 30, 2017


常用保健穴位
常用保健穴位|中醫 足三里:位於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在腓骨與脛骨之間 功用:調理脾胃,扶正培元 常用於消化不良、便秘、泄瀉、急慢性胃炎、腳腫、貧血、痛風、哮喘等 三陰交:位於小腿內側,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 功用:調理肝脾腎經氣血,補脾土,通氣滯,疏導下焦...
趙家輝醫師
Jun 29, 2016


四個穴位幫到你
四個穴位幫到你|中醫 肚痛?食滯?腰背痛?腿痛?頭頸痛?便秘?感冒?面癱? 四個穴位幫到你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頭項尋列缺, 面口合谷收。 中醫最多歌訣,方便記憶。四總穴歌是其一,句子意思可照字面解。 足三里治腹部,委中治腰背部,列缺治頭頸部,合谷治面口。中醫針灸可...
林志恆醫師
Feb 29, 2016


傳統中醫角度看頭痛
頭痛|中醫 頭痛一病的歷史悠久,流傳了二千多年的中醫經典《黃帝內經》稱本病為「腦風」、「首風」,後世又稱「頭風」。中醫學對頭痛的生理演變為病理的過程有透徹的見解,《黃帝內經》指出「頭為精明之府」,又云「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意指五臟六腑的精氣或...
畢芷芯醫師
Dec 29, 2015


退化性膝關節炎
退化性膝關節炎|中醫 中醫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具優勢 膝關節為人體負重最多的關節,人體約60%的體重由膝關節支撐,伸屈活動時重量更可達2-8倍。年輕時膝部沒有不適,但經過長期站立工作、姿勢不良、穿高跟鞋後,超過3/4的50歲以上人士在膝關節活動時會有膝部疼痛、僵硬感,摩擦彈響...
畢芷芯醫師
May 26, 2015


9 個穴位撃退辦公室痛症
痛症|中醫 白領一族一周最少工作40小時— 坐在辦公椅上,望著電腦螢幕,寫作,雙手重複地敲擊鍵盤及移動滑鼠—為了趕工,通常一坐就2-3小時。隨年月消逝,您感覺到肩頸、手肘、腕、腰背部等痠痛不適日益嚴重,「年紀大,機器壞」嗎? 調查示9成港人患辦公室痛症...
畢芷芯醫師
Apr 11,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