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淫」病因與調攝(五):濕淫
科普|中醫 今期文章主要論述濕淫特點與相應的調攝。 濕淫特點: (一)濕為陰邪,阻遏氣機,損傷陽氣 濕為陰邪,可阻遏氣機致使其運行阻滯,因而升降失常。根據所困部位不同,如肌表經絡、上焦、中焦等,可表現為不同的症狀,如身重、胸悶、脘痞等。...
劉凱儉醫師
Jan 30


「六淫」病因與調攝(三):寒淫
科普|中醫 今期文章主要論述寒淫特點與相應的調攝。 寒淫特點: (一)易傷陽氣 寒淫為陰邪,易傷人體陽氣。當人體陽氣受傷、失於溫煦,就可表現為明顯的寒象,其中常見怕冷、四肢不溫等典型症狀。又或見精神不振、形體白胖、面色蒼白、唇舌色淡等見症。 (二)寒性凝滯...
劉凱儉醫師
Nov 29, 2024


「六淫」病因與調攝(二):風淫
科普 |中醫 風淫特點: (一)善行而數變善行指病位游走不定,例如蕁麻疹一時紅疹在手臂、一時在小腿般,時消時起。數變指病勢起病急,變化快,又容易轉化為其它病變。例如嬰幼兒感冒發燒,容易很快出現抽搐一樣。 (二)風性主動指風淫為病時身體出現搖動不定的病理變化,或自覺搖動。例如...
劉凱儉醫師
Jul 30, 2024


五臟六腑,誰主沉浮
科普 |中醫 很多人會好奇中醫診症點解要把脈,摸病人的橈動脈有什麽作用?今次就分享關於中醫脈象的相關概念。 脈象主要的概念係中醫透過醫手指觸摸按壓病人的的橈動脈,感覺出的脈搏形象,包括速率快慢、力度大小、部位高低、節律均勻等,以助了解病人此時此刻體內的情況。 ...
戴偉豪醫師
Jul 30, 2024


「六淫」病因與調攝(一):整體分析
科普|中醫 中醫病因學說把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外感病邪統稱為「六淫」。六淫雖然不同,但在致病上有共同的屬性和特點,所以才給予統稱。以下論述它們的共同的屬性和特點與相應的調攝方式。 (一)季節性:六淫致病具明顯的季節性。即春季時多風病,夏季時多暑、火病,長夏時多濕病,...
劉凱儉醫師
May 30, 2024


醫師我係唔係因為濕氣重啊?
科普|中醫 「醫師我係唔係因為濕氣重啊?」、「醫師我舌苔好厚要去下濕」,診間日日聽到不少患者說出諸如此類的話語,有些患者平時還會買祛濕茶或者抓一些祛濕的中藥煲湯飲,其實這麼做常常造成反效果的,可能用完湯藥舌苔乾淨了,但隔天或甚至隔餐又回復舌苔厚膩的狀況,問題出在哪裡呢?因為...
游禮丞醫師
May 30, 2024


上熱下寒,就是陽不歸位
科普|中醫 上熱下寒是現代人最常見的一種症狀,其主要表現是熱證與寒證並存:常年上火,總是口腔潰瘍、舌瘡、慢性咽炎、失眠,同時又表現出很多體寒症狀,如舌體胖大、大魚際發青、下肢冰涼等。 在飲食上,這類人群也非常挑剔,吃點兒熱的就上火,吃點兒寒的就傷陽,只能吃溫的東西。...
盧麗安醫師
Apr 29, 2024


點解每位醫師對我的病情都有不同解釋?
科普|中醫 相信每一個曾向中醫求診的病人都會有這樣的體驗,同一樣病情,諮詢不同醫師的時候,都會得到不同的病機解釋。普通如泄瀉,有的說脾虛,有的說肝鬱,有的說寒濕,莫衷一是,令人禁不住產生疑惑,難道中醫就是這樣沒有規範,任意診斷的嗎?...
賴希浚醫師
Mar 30, 2024


《醫學傳心錄》一本古代中醫的武功秘笈
科普|中醫 現今時代資訊發達,可能Google一下或者問下AI就可以知道如何學習成為中醫。但係古代,中醫作為一門技能卻有很高的入行門檻,就像武俠小說一樣,要學武功就要拜師學藝,或家學淵源有父輩親手指導,否則只有靠自已天資聰敏,自學成材。...
戴偉豪醫師
Jan 30, 2024


讀《辨證錄.咳嗽門》有感
科普|中醫 中醫有別於西醫者在於我國有大量典籍參考,即前人的經驗、方藥心得等,不同朝代的歷史、氣候有異,閱讀古籍常可觸類旁通,再用於臨床。今介紹的內容是清代陳士鐸的《辨證錄》中關於咳嗽的章節,清朝人的生活較豐富,人口相對密集,而且當時疫症亦流行,對今治療很有啟發性。此章節從...
吳秉儒醫師
Jul 30,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