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清熱補氣湯看甘補除大熱
方劑|中醫 甘溫除熱源自於《脾胃論》等溫補派思想,藥用味甘性溫的藥物治療氣虛發熱、血虛發熱等較複雜病機。熱證的表現多以有清熱解毒等寒涼藥物治療,若多用而失效者,須考慮其根本病因,今日將介紹以補氣溫陽的方法治療熱病,切忌妄用苦寒藥物過傷陽氣。清熱補氣湯源於薛己的《口齒類要》,...
吳秉儒醫師
May 30, 2024


喉科六味湯治療咽喉諸不適
方劑|中醫 喉科六味湯出自清•張宗良的《喉科指掌》。張宗良稱喉科六味湯為“咽喉七十二症總方”,“治一切咽喉無論紅白,初起之時,漱/服可愈”。張氏認為,諸多咽喉疾病,均可以本方為基本方,臨證加減運用。包括慢性咽炎、喉源性咳嗽、咽喉諸不適,皆有良效。...
楊嘉雯醫師
Apr 29, 2024


升陽散火湯淺析
方劑|中醫 升陽散火湯見於李東垣的《內外傷辨惑論》:「治男子婦人四肢發困熱,肌熱,筋骨間熱,表熱如火,燎於肌膚,捫之烙手。夫四肢屬脾,脾者土也,熱伏地中,此病多因血虛而得之。又有胃虛過食冷物,郁遏陽氣於脾土之中,並宜服之」。在《蘭室秘藏》和《東垣試效方》兩書中更名為柴胡升麻...
周珈瑩醫師
Oct 30, 2022

論上焦宣痹湯在臨床上的運用
方劑|中醫 上焦宣痹湯出自於清代吳鞠通《溫病條辨·上焦篇》濕溫第46條「太陰濕溫,氣分痹鬱而噦者, 宣痹湯主之。」其組成為枇杷葉二錢,鬱金一錢五分,射干一錢,白通草一錢,香豆豉一錢五分。劉英鋒教授師將上焦宣痹湯的主治病機界定為濕中夾熱、鬱痹上焦。即病機上只要符合胸咽部有痰濕...
許慧玲醫師
Apr 29, 2022


淺談腎氣丸
方劑|中醫 腎氣丸出自《金匱要略》,後世稱之為「補腎之祖方」,有補腎助陽的功效,被廣泛運用於治療因腎陽不足,氣化不利所導致的多種疾病。臨床症狀表現為:水腫、小便不利、手足欠溫、腰膝酸軟等。「八味腎氣丸方:乾地黃八兩 山茱萸 薯蕷各四兩 澤瀉 茯苓 牡丹皮各三兩 桂枝...
許慧玲醫師
Feb 27, 2022


讀書有方(2)
方劑|中醫 話說春日將盡,又是一年考試時。今年的DSE又是需要戴著口罩應考,實屬不易。 而說到考試,學生自然希望考試下筆如有神,這是打自有科舉考試制度以後的讀書人的普遍願望。今人有,古人也有。 因此陳醫師今次的分享十分明確,不是教大家如何應付考試,而是來討論一下與讀書有關的...
陳瑋祺醫師
May 30, 2021


淺談錢乙益黃散
方劑|中醫 益黃散出自錢乙的《小兒藥証直訣》,主治脾胃虛弱及治脾疳,腹大,身瘦。在卷上脈證治法共計81項証治條文中,益黃散出現於其中15條之中,共計出現18次,可見其應用之頻繁。而書中應用益黃散的情況包括︰肝病勝肺、日間發搐、夜間發搐、傷風手足冷、傷風自利、初生三日以上至十...
周珈瑩醫師
Aug 30,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