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談咳嗽
咳嗽 |中醫 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氣上逆,發出咳聲或咳吐痰液的一種肺系病證。 咳嗽可分為外感、內傷兩大類。 外感咳嗽為六淫外邪侵襲肺系。肺的衛外功能減退或失調,在天氣冷熱失常、氣候突變的情況下,外邪從口鼻而入,或從皮毛而受,侵襲肺系,肺氣壅遏不暢,肺失宣肅,肺氣上逆...
林凱怡醫師
Dec 30, 2024


咳嗽藥膳調理
咳嗽 |中醫 咳嗽是一種常見的症狀,可以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感冒、過敏、氣候變化等。中醫認為,咳嗽的發生與肺部功能、氣血運行、體內痰濕等因素密切相關。除藥物治療外,藥膳及生活習慣都可有助緩解咳嗽。 一些簡單的藥膳結合了中藥和食物的優勢,對於咳嗽的緩解有良好的效果。以下是...
甘雪圓醫師
Oct 30, 2024


從肺腎論治咳嗽
咳嗽 |中醫 咳嗽是都市常見疾病,若處理不當,則影響生活質量,引起其他問題。咳嗽分外感咳嗽與內傷咳嗽,外感咳嗽因六淫之邪引起,內傷咳嗽因飲食,情志不暢等內傷問題導致臟腑功能失調,肺氣上逆作咳。咳嗽的病位,主要在肺,肺為嬌臟,易受外邪所侵,亦易受其他臟腑影響而發生咳嗽,如《素...
區雅嵐醫師
Aug 30, 2024


咳嗽病-中醫治病解說(2)
咳嗽|中醫 上回說到中醫師對治病療效的把握就在於對「病勢」的掌握,而其關鍵在于中醫師如何理解疾病的「病因」,即疾病從何而來的。 好地地點解會病呢?隨著科技發展,人們有顯微鏡發現細菌病毒,有解剖學了解生理結構,細胞組織病理學等等隨之發展迅速,例如咳嗽病,就可以知道係由病毒引起...
戴偉豪醫師
May 30, 2024


淺探農曆新年後咳嗽多發之故
咳嗽|中醫 自二月中旬農曆新年過後,臨床最常見的病證就是咳嗽,而當中又以風熱咳嗽較為常見。症狀多伴見咽乾、痕癢、疼痛,痰色黃綠、或粘咽難咯,鼻塞噴嚏,鼻涕色清或黃,小便黃,口乾渴,舌尖邊紅。處方以桑菊飲辛涼解表為主方,酌加止嗽散、款冬花以加強止咳化痰之力。若症狀兼見痰稠粘咽...
賴希浚醫師
May 30, 2024


濕熱咳嗽一例
咳嗽|中醫 咳嗽是都市人常見的疾病,特別是流感高峰期,常見患者反覆咳嗽數月不癒,影響生活質量。 咳嗽分外感咳嗽與內傷咳嗽。外感咳嗽病由外感六淫之邪所致;內傷咳嗽病因為飲食、情志等內傷因素致臟腑功能失調,內生病邪。外感咳嗽與內傷咳嗽,均是病邪引起肺氣不清,失於宣肅,迫氣上逆而...
區雅嵐醫師
Apr 29, 2024

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
咳嗽|中醫 咳嗽雖為肺之病變,但其他臟腑病變也可以影響於肺,發生咳嗽。《素問·咳論》中就以臟腑命名,五臟咳分為肝咳、心咳、脾咳、肺咳和腎咳。除了所提到「外內合邪,因而客之」,因寒飲寒食入於胃,寒氣循肺脈上入肺中所致的肺咳,肝火犯肺、寒水射肺、脾濕犯肺、心肺氣虛等均可致肺氣上...
盧麗安醫師
Aug 30, 2023


咳嗽
咳嗽|中醫 咳嗽主要分為外感及內傷兩大類。外感咳嗽是外邪(風寒暑濕燥火)入侵人體,內犯於肺,致肺失宣降,肺氣上逆而咳嗽。內傷咳嗽是臟腑功能失調,致肺氣不暢而咳嗽。 在臨床診治咳嗽的過程中,痰的特點是分辨患者寒熱虛實証型的重要指標。...
陳憶敏醫師
Apr 29, 2023

中醫治咳嗽
咳嗽|中醫 《內經》說:「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醫學心悟》說:「肺體屬金,譬若鐘然。鐘非叩不鳴,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之邪自外叩之則鳴;勞欲情志,飲食炙煿之火自內叩之則亦鳴。」可見咳嗽的成因眾多,除了外感六淫之外,五臟六腑的失調也令引起咳嗽。明代醫家張景岳把咳嗽分為外感...
鄭健慶醫師
Mar 30, 2023

淺談咳嗽
咳嗽|中醫 《黃帝內經·素問‧欬論篇》岐伯對曰: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 咳嗽是臨床常見疾病,咳嗽致病因素有很多。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 乘秋則肺先受邪,乘春則肝先受之,乘夏則心先受之,乘至陰則脾先受之,乘冬則腎先受之。...
翁育祥醫師
Mar 30,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