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睡眠障礙與中醫
不寐 |中醫 調查發現,香港有接近半港人(49%)每天只有6小時或以下的睡眠時間,低於成人每天睡眠時間7至9小時之建議,不少港人反映起床後仍覺疲倦、睡覺中途易驚醒等問題。 睡眠障礙的發生機制涉及多個因素互相影響,中醫稱為「不寐」,表現包括頻密且持續性入睡困難、早醒、睡眠深度...
鄭佩珊醫師
Dec 30, 2024


中醫治療老年人便秘案例一則
便秘 |中醫 患者,李某,75歲,2024年11月於本診所就診。主訴:大便欠暢十餘年。現病史:大便欠暢日1行質時可時乾硬,每次排便需時10-30分鐘,素多噯氣,冷飲後噯氣明顯,納尚可,睡眠一般,持續睡4-5小時,偶尿急時難解。舌淡紅苔微黃膩底瘀,脈細弱。...
許慧玲醫師
Dec 30, 2024


不寐病案分享
不寐 |中醫 李女士 45歲 初診:2023年中旬 經歷新冠疫情的數年,李女士開始睡眠變差,眠時多夢不酣。平素精神緊張焦慮。近數月眠差加重,甚則徹夜不眠,伴見潮熱盜汗,煩燥虛熱,食慾不振。口乾口苦,小便灼熱偏黃,大便常。月經周期常,量減。脈細數。面赤。舌尖邊偏紅,苔少。 ...
江秋怡醫師
Dec 30, 2024


如何改善白髮問題?
白髮 |中醫 黑頭髮變白,我們需要了解為甚麼。 把人體比作一棵樹。頭髮就好比是樹葉,黑色的頭髮就是健康的綠葉,而白色的頭髮,就是枯萎發黃的黃葉子。 葉子發黃,問題不在葉子,而是在樹根。《黃帝內經》說:腎,其華在發。頭髮變白,意味著腎臟里深層能量不夠了。 ...
盧麗安醫師
Dec 30, 2024

頑固性失眠
不寐 |中醫 失眠是常見的病症,短期和偶然的失眠並不對健康造成傷害,但長期的失眠則會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出現神疲乏力、頭痛頭暈、記憶力和集中力下降、肌肉酸痛、情緒不穩、心悸等等症狀,繼而影響日常生活的表現。 失眠的中醫病名是...
張鳳翎醫師
Dec 30, 2024


膝髕骨下脂肪墊炎
膝髕骨下脂肪墊炎 |中醫 膝蓋前側疼痛,除了常見的膝關節退化原因外,針對經常做運動的患者,亦需考慮膝髕骨下脂肪墊炎一病。髕骨下脂肪墊,位於膝蓋前側、關節囊內及滑液膜外,屬於彈性纖維為網狀支架的脂肪組織結構,當膝關節進行屈曲伸展動作時,脂肪墊於膝關節間隙滑動,參與協助膝關節屈...
陳婷欣醫師
Dec 30, 2024


中醫擅治脾胃病-治胃痞驗案一則
胃痞 |中醫 中醫治療脾胃類疾病非常有療效,對於常見的、病程短的脾胃病往往能作根本性治療,無須長期服藥。中醫擅治的脾胃類不適,常見的包括胃脘脹痛、噯氣頻密、腹瀉、腸易激綜合症、消化不良等等。如果病程不長,病人又能生活習慣上配合治療,往往2-3診就有明顯療效,無須依靠長期餐後...
霍寶茹醫師
Dec 30, 2024


網球肘的治療及護理
網球肘 |中醫 網球肘,西醫學名「 肱骨外上髁炎 」,亦即屬於中醫的「肘勞」。此病多見於從事旋轉前臂和屈伸肘關節工作的人。長期的勞損損傷局部筋脈,風寒之邪乘虛而入,積聚於肘節,氣血凝滯不通而見肘部疼痛。因此,網球肘最常見的症狀是肘關節外側酸痛無力,嚴重時疼痛可擴散至前臂或肩...
胡卓詩醫師
Dec 30, 2024


高興穴-陽陵泉
穴位 |中醫 這次給大家介紹的是一個常用的保健穴位,它不僅可以舒緩痛症,還可以調節情志,被古代醫家形容為人體上的“高興穴”,它就是陽陵泉。 陽陵泉穴位於小腿外側,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中。由於膝蓋外側屬陽,而腓骨小頭形狀如同一個丘陵,在這個丘陵前下方凹陷處,經氣像流水一樣流進深...
莫月園醫師
Dec 30, 2024


天灸
天灸 |中醫 天灸是其中一種中醫傳統治療,其目的在於補益陽氣,改善體質。天灸主要透過采用溫熱發散的藥物,於特定的日子敷貼於指定穴位上,令皮膚充血潮紅或起泡,以幫助病人激發經絡及調整氣血。 傳統的天灸多選擇於三伏天及三九天進行,稱為「三伏天灸」及「三九天灸」。三伏天是一年中陽...
黃頴芝醫師
Dec 3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