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肝八法
月經病|中醫 女子以肝為先天,隨著月經週 期的荷爾蒙變化,女性的情緒容易出現波動,在臨床上治療婦科病,多從“治肝”出發,以下簡述治肝八法: 1.疏肝理氣:主治肝鬱氣滯之病,臨床常見心情悶悶不樂,善太息,乳房脹痛,兩脅脹痛等,常用方劑如逍遙散,舒理肝氣常配合鬱金、香附、枳殼、...
鍾佩儀醫師
Jun 29, 2023


薄氏腹針療法
針灸|中醫 定義 薄氏腹針療法是在中醫基礎理論指導下,以神闕系統為核心,通過針刺腹部特定的穴位,調整人體氣機陰陽,實現機體陰陽動態平衡,從而治療全身性疾病(急、慢性)的一種全新的針灸療法。 特點 薄氏腹針療法是神闕布氣調控與腹部全息調節的立體調治系統,淺層以對應全息(定位)...
盧麗安醫師
Jun 29, 2023


帶下病的病因病機與預防
帶下病|中醫 念珠菌陰道炎常見於生育年齡婦女,是由於一種名為「白色念珠菌」的真菌(簡稱念珠菌)在陰道過度增生所致。在正常的情況下,女性的陰道存有少量念珠菌,但當陰道的酸鹼度有所轉變時,使念珠菌的數量增多,婦女受念珠菌感染的機會便會提高。大部分婦女是沒有任何徵狀,毋須接受治療...
余曉燕醫師
Jun 29, 2023


中醫針灸治療男性不育症(一)
不育症|中醫 「不孕不育」是指夫妻一年以上未採取任何避孕措施,性生活正常而沒有成功妊娠,通常「不孕」專指女性問題,「不育」專指男性問題。有研究表明,夫婦無法生育,男方因素佔約25%,女方因素佔 45%。雖然臨床上常見以中西醫結合治療女性不孕症,但治療男性不育症的重要性亦不容...
方樹堅醫師
May 30, 2023


玫瑰痤瘡的中醫治療和護理
玫瑰痤瘡|中醫 近月,門診遇到一個四十七歲女病人,面頰紅斑痕癢嚴重,伴有微絲血管擴張,鼻翼部位面油多,皮膚灼熱感,情況持續反覆多年。她曾經求診西醫,服用抗生素後皮膚情況改善。但一停用西藥,症狀又回到以前,想嘗試中醫藥治療。 玫瑰痤瘡的臨床表現...
張裕源醫師
May 30, 2023


濕疹病案分享
濕疹|中醫 張男,64歲,患者有多年濕疹病史,經常發作,下肢皮膚容易乾燥、發紅、瘙癢,且症狀會逐漸擴散。曾經使用過西藥、中成藥或外用膏藥治療,症狀反覆,經朋友介紹到診所尋求治療。 初診﹕雙下肢皮膚紅腫伴瘙癢3周余,納食一般,口渴,尿黃,大便日行2至3次,大便質稀溏,入睡困難...
梁偉雄醫師
May 30, 2023

慢性泄瀉病案分享
慢性泄瀉|中醫 男,33歲 5年前開始大便1天1-3次,肛門潮濕,質濕,排便不爽,曾就診西醫多次不效,西醫腸鏡結果為正常,伴有口乾,皮膚時有紅疹瘙癢,疲倦,流鼻涕,畏風寒,容易咳嗽。脈沉弦細,舌淡紅, 苔黃膩。 泄瀉主要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質地出現改善。泄瀉在香港也是一個比...
方浩原醫師
May 30, 2023


暑氣病案分享
暑氣|中醫 男,25歲,體力勞動者,體瘦;2023年5月中初診。周身酸痛一月余,以腰,膝關節爲甚,痛勢呈淵緊痛,伴疲倦,飲冷飲後易腹瀉,少飲水,小便稍黃,帶泡沫;脈濡,舌淡齒痕苔薄; 處方:東垣清暑益清湯 黃芪、蒼朮、升麻,澤瀉各12g,葛根15g、五味子9g、人參、六神曲...
陳錦濤醫師
May 30, 2023


淺談六鬱(一):氣鬱及其簡易處理
鬱証|中醫 六鬱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朱震亨對鬱證之分類。《丹溪心法‧六郁五十二》云:「氣血沖和,萬病不生,一有怫鬱,諸病生焉。」可見鬱證影響之廣,加之現今鬱證日漸常見,本系列文章將一一簡述並提供簡易處理之法。 《黃帝內經》云:「百病生於氣」,故六鬱以氣鬱為先。而氣機鬱滯(近似俗...
劉凱儉醫師
May 30, 2023

眩暈的中醫治療
眩暈|中醫 眩是眼花,暈是頭暈,二者常同時並見,故統稱為「眩暈」。輕者閉目即止,重者如坐車船,旋轉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噁心、嘔吐、汗出,甚則昏倒等症狀。 明末醫家張景岳提出「無虛不能作眩」,在治療上認為「當以治虛」為主。然而,在臨床上,患者多為虛實夾雜、本虛標實之證。虛者...
鄭健慶醫師
May 30,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