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學傳心錄》一本古代中醫的武功秘笈
科普|中醫 現今時代資訊發達,可能Google一下或者問下AI就可以知道如何學習成為中醫。但係古代,中醫作為一門技能卻有很高的入行門檻,就像武俠小說一樣,要學武功就要拜師學藝,或家學淵源有父輩親手指導,否則只有靠自已天資聰敏,自學成材。...
戴偉豪醫師
Jan 30, 2024


慢性膝痛的中醫治療
膝痛|中醫 膝為筋之腑,内裏有各種韌帶,作爲承擔上半身重量的關節之一,很容易出現痛症。常見的慢性膝痛通常是由於急性扭傷後遷延不愈、或退化因素引起,治療方法上可分為外治法(例如針灸、推拿,不同手法治療等)和内服中藥兩大類。最佳的治療方法為兩者結合。以下為一個慢性膝痛的病案分享...
方浩原醫師
Jan 30, 2024


冠心病的中醫藥治療
冠心病|中醫 冠心病,顧名思義是指冠狀動脈心臟病,是常見的心臟疾病的一種。冠狀動脈是負責輸送氧氣及養份至心肌,此動脈出現動脈粥樣硬化累積脂肪斑化引致動脈收窄及硬化,便會影響心臟供血,心肌也可能因血流減少而受到損害。早期控制病程及改善生活習慣尤其重要,到後期如血管嚴重阻塞,只...
吳秉儒醫師
Jan 30, 2024


中醫看疲乏乏力
疲乏|中醫 乏力多指疲乏無力,是多種內科疾病的常見症状。現今社會上很多人常見疲乏症狀,原因何在?為何春冬季人總是自感疲乏,早上不願醒床,睡得再久起床也是很累,甚至愈睡愈累的感覺? 其實疲乏於中醫而言基本病機是因為氣血不足或是因濕困陽氣,令到肢體失於溫煦濡養,而出見疲乏無力的...
林詩婷醫師
Dec 30, 2023


惡露
惡露|中醫 惡露是指產後隨子宮蛻膜脫落,含有血液及壞死蛻膜等組織經陰道排出,正常惡露有血腥味,但無臭味,一般持續時間為4-6週,總量可達500毫升。若有胎盤、胎膜殘留或感染,可使惡露時間延長,並有臭味。此外,根據惡露的顏色及內容物分為血性惡露、漿液性惡露、白色惡露,血性惡露...
鍾佩儀醫師
Dec 30, 2023

腰痛 (一)
腰痛|中醫 腰痛的成因 腰痛大致上可分為急性腰痛及慢性腰痛。 急性腰痛多因短時間內受傷原因引起,如跌倒時腰肌突然用力、直接撞傷腰部、突然抬舉重物使腰肌用力過度、維持不良姿勢過長時間、運動時腰肌過度扭動等原因,而導致腰部肌肉及韌帶扭傷,此類腰痛一般病程較短,大多數不會超過3個...
陳憶敏醫師
Dec 30, 2023


下肢痹證病案一則
痹證|中醫 初診日期:2023年12月1日女性患者,年69歲,左膝及左足踝疼痛10天餘,在外行針灸未效。雙下肢麻痹多年。 上星期疼痛甚,休息後好轉,時作乏力。無腰不舒,尿頻,夜尿1-2行。納可,口和,無胃不舒,大便2日1行,質可。不惡風寒,素易頭暈伴汗出多。脈數,左細虛關弦...
區雅嵐醫師
Dec 30, 2023


更年期的飲食調理
更年期|中醫 女性更年期指停經前後,卵巢功能從旺盛狀態逐漸減退至消失的一個過渡期。連續12個月沒有來月經,無其他病理因素,就屬自然停經,可發生在40-65歲間,通常在50歲前後。 月經改變是進入更年期的重要指標,可以是月經周期延長,經期天數縮短,量少而慢慢停經;或是月經周期...
楊嘉雯醫師
Dec 30, 2023


中醫治療不孕(二)
不孕|中醫 中醫治療不孕症上多中西結合,如結合性激素檢查及婦科檢查,以提高療效及診斷準確性。除上篇提及的辨證及病結合外,調整「腎-天癸-沖任-胞宮軸」亦為治療要點。中醫强調「種子必先調經」,月經不調顯示「腎-天癸-沖任-胞宮軸」出現紊亂,經亂則難受孕。...
黃頴芝醫師
Dec 30, 2023


中醫的「氣」
科普|中醫 氣是人的根 中醫師經常把“氣”掛在嘴邊,例如氣虛、氣血虧虛、腎氣虛、肝氣鬱等等,有些剛接觸中醫的病人,可能會聽不明,但感覺上好似說得很有道理。 其實「氣」在中醫理論中,的確是非常重要,扁鵲在《難經·八難》中提到:「氣者,人之根本也,根絕則莖葉枯矣。...
黃燕麗醫師
Dec 30,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