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敏感斷尾:天灸?中藥?針灸?
鼻敏感|中醫 噴嚏、流鼻水、鼻塞,相信很多人每天早上都會經歷這些症狀。鼻敏感雖然不是大病,但會影響人整體的精神狀態,降低日常生活的工作效率。每日”包雲吞”更加是增加了很多不便。 中醫治療鼻敏感的效果很好,但應該選用什麼方法才適合自己? 現在來個簡單分析一下: 1. 天灸...
粱希敏醫師
Feb 28, 2024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減治絕經前後諸証案例分享
絕經前後諸証|中醫 2021年時都曾分享過關於「絕經前後諸証」相關的病例,此病是中醫的優勢病種,患者有此困擾都會尋找中醫幫忙。臨床上多見45-60歲的患者患有此病,輕者數月,重則長達十年有餘。常見不適有烘熱汗出、潮熱面紅、煩躁易怒、情志不寧、心悸失眠、眩暈耳鳴、腰背酸楚、面...
許慧玲醫師
Feb 28, 2024


癌症術後及放療後的中醫治療
癌症|中醫 一名50歲女性患者在數年前曾患乳腺癌(右側)行手術切除,在今年又發現原位乳腺癌(左側),行手術切除及準備放療,擔心其副作用故來就診。 一般的副作用:(1)皮膚乾燥。在放射治療開始後的 2 至 3 星期,可能會出現皮膚發紅、乾燥、痕癢、起水泡或脫皮等症狀。這些皮膚...
余曉燕醫師
Feb 28, 2024

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中醫 根據研究數據顯示,全港接近三成人口有慢性痛症的問題, 慢性痛症定義為持續三個月或以上身體一個或多個部位持續、反覆、或間歇性出現痛楚,其中類風濕關節炎屬於慢性炎性關節疾病, 其可能由基因遺傳、環境、荷爾蒙等多種因素單獨或共同作用所引起,導致自身免疫系統異常...
鄭佩珊醫師
Feb 28, 2024


萆薢滲濕湯治濕瘡驗案1例
濕瘡|中醫 萆薢滲濕湯出自高秉鈞《瘍科心得集》,主治濕熱下注之臁瘡、漏蹄等等證。萆薢滲濕湯為皮膚科常用方之一,臨床應用廣泛。 濕瘡是皮膚科常見疾病,症見皮膚紅腫、瘙癢、流滋、脫屑等,其特徵為皮疹具有多形性,易於滲出,瘙癢,常對稱分布和反覆發作。其發病原因包括自身免疫因素、遺...
周珈瑩醫師
Feb 28, 2024

腰痛 (二)
腰痛 |中醫 普通腰痛跟坐骨神經痛有甚麼分別? 普通腰痛跟坐骨神經痛最大分別是疼痛的位置及程度。 大多數普通腰痛患者只是局部腰肌勞損,疼痛位置局限於腰部,彎腰及轉身活動時疼痛加重,休息後疼痛緩解,透過適當治療及伸展運動放鬆腰部肌肉,便可消除痛楚。...
陳憶敏醫師
Feb 28, 2024

失眠
失眠|中醫 失眠是很多都市人遇到的問題。 中醫稱之為不寐。不寐是指經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為特征的病證,當中證情輕重不一,輕者有入寐困難,有寐而易醒,有醒後不能再寐,有時寐時醒等,嚴重者則徹夜難寐。 形成不寐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可分為思慮勞倦過度,傷及心脾;胃氣不和,夜臥不安;陰...
林凱怡醫師
Feb 28, 2024


中醫診治青光眼
青光眼|中醫 中醫沒有「青光眼」這個病名,但是根據其症狀及疾病的特色,類似於中醫所記載的「五風內障」範疇。 急性青光眼類似古籍記載的「綠風內障」。《秘傳眼科龍木論·綠風內障》:“此眼初患之時,頭眩額角偏痛,連眼瞼骨及鼻頰骨痛,眼內痛澀見花。或因嘔吐惡心,或因嘔逆後,便令一眼...
莫月園醫師
Feb 28, 2024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中醫 ADHD,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為神經發展障礙,患者見日常難以保持專注及過度活躍,特別對於學齡兒童學習、社交及心理層面做成影響。西方醫學界至今對其機理未有一致共識,...
陳婷欣醫師
Feb 28, 2024


下肢水腫成因與治療
下肢水腫|中醫 大家有沒有試過一早起來,發現眼皮腫脹、手指腫脹﹖又或者一天工作過後,發現襪子把小腿勒出一圈凹痕﹖這有可能與我們臨床上常見的水腫病有關。水腫指的是身體組織水液潴留,引起眼瞼、頭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水腫的內科疾病。又分為繼發性水腫及功能性水腫。有些水腫會短時間...
梁國軒醫師
Jan 3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