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淺談「口苦」
口苦 |中醫 中醫經典《黃帝內經》提及:「有諸形於內,必形於外。」意思為身體健康會透過身體症狀表現,而透過中醫四診望、聞、問、切,而掌握病人狀況。當中,病人會提及口腔感覺的變化,包括口淡、口酸、口苦、口腔黏而膠著等,都是身體狀態的反映。...
陳婷欣醫師
Aug 30, 2024


暗瘡
暗瘡 |中醫 暗瘡是一種常見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膚病,以皮膚散在性粉刺、丘疹膿泡、結節及囊腫,伴皮脂溢出為臨床特征,好發於面部。其中由於能擠出白色半透明狀粉汁為特點,故又稱粉刺。常見於青春期男女,荷爾蒙失調人士、油脂旺盛人士。 ...
趙天培醫師
Jul 30, 2024


中醫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病案一則
類風濕關節炎 |中醫 類風濕關節炎有別於普通的關節炎,是一種自身免疫系統疾病,表現為關節紅腫熱痛、關節僵硬在休息後加重,活動後改善、甚至關節變形,多見於小關節例如手指或足趾,其次手腕、足踝、肘關節或膝關節,為兩側對稱性出現,可涉及多個關節。在診斷方面,除了臨床症狀,檢血檢查...
李浩銘醫師
Jul 30, 2024


從脾胃論治耳鳴病案一則
耳鳴 |中醫 中醫治療耳鳴,大部分情況都會先考慮由於腎虛導致,很多保健品亦標榜補腎以治療耳鳴。少數情況下,突發耳鳴可歸咎於肝火,例如情緒受刺激。不過,如果長期服用補腎藥物仍耳鳴情況沒有改善,就需要考慮是否有其他更重要的原因,以下就分享一個耳鳴病案。 ...
朱衍鋒醫師
Jul 30, 2024


脾胃怎麼開始不好的(一)
脾胃病|中醫 中醫說我脾胃不好是什麼意思?怎麼開始不好的? 首先中醫將病大分為虛、實兩類,而從健康發展到疾病,一般是從實到虛的過程。想像一條河流,水量足夠、河道暢通沒有阻礙才能流動順暢,我們身體的血液循環也是一樣的。如果我們不注重保養,能量不夠(氣、血、津、液、精等不足)或...
游禮丞醫師
Jul 30, 2024


「六淫」病因與調攝(二):風淫
科普 |中醫 風淫特點: (一)善行而數變善行指病位游走不定,例如蕁麻疹一時紅疹在手臂、一時在小腿般,時消時起。數變指病勢起病急,變化快,又容易轉化為其它病變。例如嬰幼兒感冒發燒,容易很快出現抽搐一樣。 (二)風性主動指風淫為病時身體出現搖動不定的病理變化,或自覺搖動。例如...
劉凱儉醫師
Jul 30, 2024

梅花針治療肋間神經痛驗案一則
肋間神經痛 |中醫 肋間神經為胸神經前支,一般循行於兩肋之間。它的疼痛可以分為繼發性或原發性,繼發性多見於帶狀疱疹,因病毒感染而致局部神經損傷,亦可以因外傷,致使初級感覺神經元自發放電而起。臨床表現為胸前或側胸肋間疼痛,呈放射痛及遊走痛,痛如針刺、燒灼、刀割等性質,可以因咳...
梁國軒醫師
Jul 30, 2024


用川芎茶調散治療外感鼻病經驗淺談
外感鼻病 |中醫 川芎茶調散出自宋代由官方增補修刊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當中為收納不同的經典方劑及當時用之有效的成藥如丸散劑,宋代的醫學水平在中國史上相達發達,一般百姓可根據病徵自行在藥局買丸散劑服用,情況類似我們感冒時常先買藥房的各種中西成藥,而川芎茶調散就是當中一個治療...
吳秉儒醫師
Jul 30, 2024


五臟六腑,誰主沉浮
科普 |中醫 很多人會好奇中醫診症點解要把脈,摸病人的橈動脈有什麽作用?今次就分享關於中醫脈象的相關概念。 脈象主要的概念係中醫透過醫手指觸摸按壓病人的的橈動脈,感覺出的脈搏形象,包括速率快慢、力度大小、部位高低、節律均勻等,以助了解病人此時此刻體內的情況。 ...
戴偉豪醫師
Jul 30, 2024

海螵蛸的功效
中藥 |中醫 性味歸經﹕鹹、澀,微溫。歸肝、腎經。 功效﹕固精止帶,收斂止血,制酸止痛,收濕斂瘡。 本品為烏賊科動物無針烏賊或金烏賊的內殼,收集其骨狀內殼洗淨,乾燥。生用。 1. 收斂止血 海螵蛸有收斂止血的作用,適用於各種創傷出血、燙傷等外科症狀。能夠收斂創口、止...
梁偉雄醫師
Jul 3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