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藥之形】
中藥|中醫 我想信很多有接觸過中藥的人們都知道,中藥材經常都會提到寒熱溫平這四個字,其實這些中醫學中稱之為藥性。但中藥除了藥性外,還有藥形一說。 清代吳鞠通曾寫一篇文章<<草木各得一太極論>>,當中就提及到有關藥形的思想。“自古以來,人們著作有關本草的書籍,都以他的氣味藥性...
陳偉明醫師
Mar 30, 2021

草藥漫淡-夏枯草
中藥|中醫 夏枯草,是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花序和果穗,多採摘於夏季果穗及花序半枯時,故名夏枯草,根據古籍夏枯草作為食物在宋朝已有所記載,至今仍是華南地區人們作為日常涼茶飲料中最常見的藥材之一。中醫認為夏枯草味苦,辛,性寒。入肺,脾,心三經。<<本草逢經>>謂﹕夏枯草『辛能散結...
呂日持醫師
Jan 30, 2021


淺談附子
中藥|中醫 未加工的附子是毒性最高的中藥之一。它屬於毛茛科,是烏頭的根部。在香港,它是《中醫藥條例》所列的附表1中草藥之一,並且只能由持牌中醫使用。 它的用途是什麼? 從中藥角度,附子性辛熱味辣,且有大毒。它可以驅風祛濕,溫通經絡,散瘀止痛。而從西藥角度,它對心血管系統和神...
張浩鈞醫師
Nov 29, 2020


中藥石膏的藥理研究與臨床應用進展
中藥|中醫 石膏是常用的清熱類中藥,其味辛、甘,性寒,又名「白虎」,功能清熱瀉火,除煩止渴,清氣分實熱證。石膏來源:硫酸鹽類礦物硬石膏族石膏Gypsum的礦石。其化學成分為含水硫酸鈣 (CaSO4 2H20)。石膏用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0年版規定,內服可用三錢到一...
尹進龍醫師
Jul 30, 2020


何謂中藥(二)
中藥|中醫 上回已經給各位分析了“不是西藥的便是中藥”這個觀點,最近就有病人在就診時問筆者,那我們山草藥派到底對不對啊? 中藥當中的確有一大部分是山草藥,所謂山草藥,指的是天然藥物,不管是植物,抑或金石礦物、飛禽走獸,都算在山草藥的範疇,但就如同筆者前文所述,中醫亦有人工合...
陳瑋祺醫師
Jul 30, 2020


老年人中藥治療的優勢和特點
中藥|中醫 隨著人口年齡老化 ,冶療老年病變得越來越重要 ,而中醫老年醫學在古代漢唐時期已形成 ,隨著歷代發展 ,對於老年疾病的防冶及抗老防衰 ,積累了寶貴經驗及大量有效方法與方藥,至今仍發揮巨大的作用。以下簡述中醫預防及 冶療老年病的優點...
呂日持醫師
May 30, 2020


何謂中藥(一)
中藥|中醫 相信很多人上班的工作地點都不會在家樓下,總需要一段路程才從家中到達公司,筆者也不例外。各位上班族在路途中有不同打發時間的方法,比如打遊戲、聽音樂、玩手機、與周公幽會等等,筆者消磨時間的方法就是聽各種公開課課程(選擇的原因自然是求進步,另外就是因為對課程內容熟悉,...
陳瑋祺醫師
May 30, 2020


人中黃
中藥|中醫 提起人中黃和金汁,很多對藥材稍有認識的人都會嗤之以鼻,認為是古老又迷信的藥材,因為它們是用人糞造出來的。乍聽之下,感覺噁心又不衛生,但其實它們用得恰當還是很好的藥材。 人中黃 人中黃的製造過程複雜,要先砍下一節毛竹,保留上下兩端的隔,然後削去最外層翠綠的硬皮,再...
yufungcmc
May 30, 2020


鮮為人知的「14粒」
中藥|中醫 炎炎夏日,相信居住於村屋或近郊的人都不會對「14粒」感到陌生。「14粒」臭屁蟲嘅正式學名叫椿象,因為每次產卵14粒而有「14粒」這別名。 眾多中藥當中的九香蟲其實就是臭屁蟲,所以大家都比較厭惡的「14粒」是可以入藥的,而且價值亦不菲,在中國兩廣地區,九香蟲每公斤...
聶威燿醫師
May 30, 2020


中醫藥小知識
中藥|中醫 日前細閱古時中醫文獻,十分佩服古人對中醫藥的認知之餘,當中亦發現不少趣味。 相信大家對「抽筋」這個名詞不會感到陌生,中醫稱之為「轉筋」,是指肢體筋脈牽掣拘攣,痛如扭轉。 「胃抽筋」大家亦有聽過,文獻有講述過古人用何方法去醫治。醫聖張仲景於《金匱要略...
聶威燿醫師
Jan 30, 2020